top of page

經濟成長,本地生產總值與人類發展指數


越來越多人認為本地生產總值不是一種有效的指標去衡量某地方是真的進步, 比起其他地方, 人民生活得更好更快樂.

本地生產總值(GDP)是一統計工具, 它是由過去一年的本地的私人消費, 投資額, 加上政府支出及淨出口相加而成的. 所以如果一地方的人消費額很高, 一般理解為生活質素必然高, 因為可享受的貨品及服務多, 而政府增加支出會直接影響GDP, 但未必代表人民生活會高, 例如政府的大型基建, 如果是不能回本, 即只可當年推高GDP, 而將來就會下滑, 除非基建能為當地增加商業活動, 製造可持續商機, 讓商人及工人都有生計, 這樣才能「做大個餅」.

另外, 一種吸引人的方式是引入外資, 外來的投資當然會製造就業, 但的在東南亞度假時所見到的, 是外資買了當地的海灘, 投資很大, 賺外國人的錢, 一少部份變成當地人的人工, 大部份成了盈利匯出國外, 外資霸佔了最美的海灘, 當地人失了公眾地方. 結果是GDP上升, 人民所得不多. 同樣地, 如果政府的基建給外資去做, 大部份的錢成了外資的盈利, 只得少量就業, GDP卻升得多.

另外, 當餅做大了, 錢落在何人這問題是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會仔細研究才決定, 很多人對外資在非洲的行為, 認為是掠奪多過支持經濟發展不是沒有道理. 更差的是過程中, 製造了更大的貧富懸殊, 樓價飛升, 基本物品價格上升, 變成了社會問題, 人民生活比以前更差.

經濟發展終究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應為富人服務, 而發展是手段而非目的, 所以有人提倡其他量度發展的指數去取代GDP, 如人類發展指數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因為當用不同方式去量度, 政府的決定及行為就會改變, 人類發展指數不單量度 GDP, 並加入預期壽命及教育指數. 當然會有人批評這樣亦不夠全面, 但我認為總比 GDP 好, 現在已有人提議應該加入貧富懸殊, 自住比率, 幸福感及快樂指數等其他指標. 其實要國民生活得好, 應該力使政府採納多樣指標, 如廉潔指數, 人生自由, 從商自由等等.

無論是民主或獨裁國家的領導, 都應該以人民福祉為先, 但要國家行為有所改變, 最起碼是其量度系統要改變, 這不是政治制度熟優熟劣的問題, 而是道德勇氣.

有時我會想, 為什麼首富明知經濟增長不及中國及東南亞各國, 都選擇會投資在英國及歐洲. 一個令人民生活得好的國度, 可能有些東西是 GDP量度不到吧.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